2018 年 11 月 13 日 14068 兴科技应用趋势加速的挑战,工研院举办「眺望2019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首度结合《探新机:科技亚洲 产业创新》的年度专刊发表,自今(12)日起至16日,一连五天盛大登场,由工研院资深研究团队及产业界专家,从全球总体经济预测、中长期亚洲科技趋势、以及现今台湾13个关键产业面向,提出精辟分析与建议。 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副所....
2018 年 10 月 17 日 13108 tors),评比分数远高于其他国家。国发会表示,显示当前我国持续优化新创事业投资环境,落实推动5+2产业创新等政策方向,符合WEF全新评比所强调的工业革命4.0的精神。 ....
2018 年 10 月 12 日 13008 忠支持下,由工业局统筹,整合技术处、中小企业处及国发会等单位的「未来科技馆」,更是展现政府聚焦5+2产业创新技术的实力,展馆中依据生技医疗、智能生活、智能制造、数字服务等四大趋势,大秀174项前瞻创新技术。 今年「未来科技馆」以「创新科技、预见未来」为主题,按照四大领域进行设计,每区之间都有设置大型亮点技术,以主题情境的引导加值....
2018 年 09 月 28 日 13436 跨域创新高峰论坛」为「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今年度的「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将聚焦5+2产业创新技术,以跨领域技术项目规划「未来科技」、「创新发明」、「永续发展」三大主题专馆,并将邀请东南亚以及欧、美、日等国际机构与企业来台参展,以台湾研发能量及地理优势,作为东南亚及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桥梁,推动台湾成为国际研发成果流通枢纽平台。 ....
2018 年 09 月 05 日 13074 卖内部专利的优势。 「在一个联盟里,从原来的单个主体零散作战,到抱团取暖,这对于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型的研发有很强的助推作用。」该联盟秘书处有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她表示,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一方面要解决核心专利缺失,如许可谈判、高价值核心专利的培育等,另一方面对核心专利的挖掘形成内部可交叉许可利用的专利生态链,从而提高集成....
2018 年 08 月 14 日 12938 以来,我国的法规调适明显滞后,创新育成也未见绩效。连带的,即使提供充沛的天使基金,只怕绩效还是会重蹈产业创新转型基金的覆辙。至于国际连结,以今天台湾的处境,恐怕更是难以望及。 综而观之,赖揆强推「社会创新行动方案」的高度和决心值得肯定,而短期内各公部门体系的执行能力是关键。至于长期发展,则有待更高层次和更宏观的策略。 ....
2018 年 07 月 31 日 18553 前言- 按,机械业向来是台湾制造业的重要出口产业,面对对岸红色供应链崛起,台湾必须加速制造产业创新与升级脚步,更要抓住时代趋势脉动。因此,「智慧机械」列为政府的五大创新产业政策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要将台湾从「精密机械」升级为「智慧机械」,除解决人力不足问题,更透过技术升级以利与终端消费使用者接触,藉以寻找全球市场新蓝海。 &nb....
2018 年 06 月 26 日 13279 涨幅不多,并不表示所有个股都不会涨或不适合投资,在其中仍有相当多目标可以投资,尤其是大陆近年极积推动产业创新,经济模式由出口导向,渐渐转为以消费为主,在手机及互联网带动的新经济模式下,创新将成为大陆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主题。 另外,A股获纳入MSCI指数后,巿场的投资风格将转趋成熟,有利长期发展,只要资金可以更自由进出,陆股将会更具有吸引力。 ....
2018 年 05 月 11 日 13120 产业密集的江苏省近年来聚焦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介绍说,江苏省瞄准「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和「世界上能够有竞争力的新兴产品的生产基地」的目标发展,涌现出一系列高端高新产业标杆,比如,徐州的工程机械、南京的智能电网、泰州的生物医药和无锡的物联网建设,等等。「目前,我们已经有超过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支撑整个产业的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
2017 年 12 月 15 日 13462 却默默练就十八般武艺,解决客户疑难杂症,成功擦亮MIT品牌。 经济部商业司以资金补助、协助产业创新转型,日前举办「品味达人、NEW转幸福新生活(SIIR)成果发表会」,展示今年服务业创新研发计划(SIIR)成果,来自高雄市的彪琥鞋业公司与各地的创新标竿个案,到场分享创新转型成功经验。 彪琥公司成立于1988年,当年正值台湾制鞋工厂爆出走潮....
2017 年 11 月 06 日 13430 ”,发掘地方风土人文和产业内涵,运用于产品设计之中,创造独具地方特色的产品,同时带动地方产业创新升级。 “旺旺太阳星双创计划”的启动吸引了两岸的32省市50所学校代表和各创业中心负责人,北京创业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晓华告诉中新网记者,台湾文创功底深厚,文化传承严谨,大陆市场广阔,各行业产业发展速度迅速,....
2017 年 06 月 13 日 13970 0因运而生,这是基于其既有的竞争优势,其他包括美国再工业化、中国制造2025、日本工业4.1J、韩国产业创新3.0,都是为了争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地位。 工业革命的四个阶段,分别由蒸汽机、流水线、晶体管暨集成电路、虚实整合系统(CPS)主导。工业4.0和工业2.0相同,是奠基于工业3.0和工业1.0驱动技术后的转型升级,因此不会一步到位,台湾企业应....
2017 年 01 月 09 日 14077 逐渐被市场关注及重视,区块链具有开放,去中心化的特性,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创造新的服务和应用,对于未来产业创新将扮演一定角色,加上其导入信任机制,使具有高度安全性,IDC认为区块链将有机会重新定义未来市场运作模式并建构新一代信息架构。 区块链目前已经从金融领域逐步向其他产业延伸,包含数字交易、智能合约、产销履历、资产管理等。台湾在区块链发展上,已有银行....
2016 年 11 月 25 日 13909 方案与制造业界科技推陈出新,在在都是值得台湾学习的典范,更是台湾制造业的最佳战略合作伙伴。政府正推动产业创新方案,台湾需要全面融合美国制造业的数字战略思维,争取建立台美制造业创新伙伴关系,让制造业再度成为台湾经济起飞的火车头。 (作者是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中心首席研究员) ....
2016 年 07 月 11 日 14505 展条例」与「产业创新条例」,均有技术投资人取得技术股之新发行股票缓课所得税之规定(于转让时课税)。「产业创新条例」亦给予技术出资人自取得股票时起五年之缓冲课税期间。 再者,新修正公司法有关闭锁性公司规定,允许发起人在一定条件下得以技术出资,并于验资时毋须检附鉴价报告,使拥有技术的股东得直接成为发起人外,亦免去鉴价困难之困扰。生医新创公司如能熟悉相关法....
2016 年 06 月 23 日 14209 基础,林全的五大创新产业如果要做深做广,必须要有强大的基础建设,不要本末倒置,不然这种以项目为基础的产业创新发展方案,会让台湾的产业一直无法生根。 具体而言,感知科技让产品成发号司令,过去,产品是被制造的,未来,产品的芯片能告诉设备,你要怎么制造我。像是制造墨水,墨水的染料配方,不是由自动化计算机所决定的,而是由瓶子的智能芯片所决定。红绿灯的秒数也不....
2016 年 04 月 19 日 14258 于:一、金融科技创业加速;二、金融科技从业暨校园创新人才发展;三、金融科技国际资源链结;四、金融服务产业创新四大重点工作。透过此四大工作项目之落实,有效建构金融科技专属之垂直领创新生态圈,加速金融与科技两大产业跨领域各项资源交流与整合,期成为台湾金融科技人才、新创事业、金融产业转型的推手,并推升台湾成为亚太培育优质金融科技原生人才与新创团队摇篮。 (....
2015 年 12 月 30 日 14704 华为致力于成为全球ICT行业的领导者,以创新的ICT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与客户和合作伙伴携手,推动产业创新变革,共建一个更加美好的全联接世界。」华为的成就「得益于华为构筑的全球化均衡布局,我们有信心在2015年实现持续有效的增长,各业务领域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 六、全球创新营销网络 市场营销是使产品变成商品的桥梁,过去了就是商品,....
2015 年 12 月 16 日 14456 技术突破、产品示范应用、引导基金布局、大数据平台建设、产业联盟组建等方面采取系列措施,大力培育大资料产业创新生态,促进大资料、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发展。 中关村在资料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中始终保持引领地位,聚集了百度、京东、小米、滴滴、金山、亚信、用友、曙光等300多家大资料创新企业,率先形成了大资料产业生态链。 宣鸿表示,面向未来,中关村将....
2015 年 12 月 07 日 14390 物流、云计算等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持续增长。资源环境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变化,推动了价值理念的变化。」路甬祥介绍道。需要指出的是,创新设计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志磊说,「从1.0到2.0,设计师的观点在不断的延伸,3.0时代的创新设计并非要推翻原来的设计,而是要把设计的发展、方向、领域更加延伸,这个延伸是....
2015 年 11 月 26 日 14366 的41% 、20% 、18% ,超过创新门坎甚多,已是各该产业制造强国。大陆不宜妄自菲薄,说得自己的产业创新一无是处。只有第四大类的创新明显落后。 根据量化和细化的分析,报告认为,在今后数十年,中国大陆不仅有可能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唯一的新产品研发中心与生产地,也将是影响世界竞争力的美而廉的创新来源,将来中国特色很有可能就是世界标准。 ....
2015 年 11 月 24 日 14252 这一代新人在技术创新和全面创新中已经开始冒头。因此,我建议大家,在研究产业创新的时候,一方面研究中国产业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研究我们中国人出现一批新人,一批将来能够对这个民族、对这个国家有大用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