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揭山寨電視機:三五個人加1把螺絲刀 老闆開上寶馬
SOURCE:北京新浪網 2018-08-30
電商平台拼多多讓沉寂已久的廣州市番禺區大石街再度「沸騰」。過去的一個月,大石街上每天來往的,除了滿懷警惕的小作坊老闆,還有紛至沓來的記者,以及穿著制服進行抽查的監管人員。
這個8月,大石街的「不平靜」震蕩了整個廣州市的山寨電視機產業鏈,林柯(化名)把這發生的一切都看在了眼裡。身處電視機整機製造行業,他深知這個行業「山寨」現象的嚴重。拼多多事件后,國家有關部門以及各地政府開始在打擊山寨上有所動作,他覺得是時候說點什麼了。
山寨機的野蠻生長
不少產業的崛起都是從「山寨」開始的。比如深圳華強北以前是山寨手機的「集散地」,溫州一度盛產山寨衣服鞋帽……在爆出拼多多上山寨電視機泛濫成災之際,外界才猛地意識到,全國大部分的山寨電視機竟然大多產於廣州。但有所不同的是,在彩電市場,一線品牌創維、TCL、長虹、海信等,沒有一家發源地是廣州。
林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在珠三角,山寨電視產業鏈很早就已經形成,但真正爆發是在2012年之後。廣州的山寨電視企業數量能爆發,首先是因為廣州的周邊配套完善,電視機的機殼、主板、液晶屏、包括五金套料等都可以輕鬆採購。其次是三四線城市市場需求的爆發。
「從行業來看,山寨的現象很嚴重。」在電視機市場沉浸了二三十年的林柯告訴記者,這些電視機廠商的「山寨」手段五花八門。被「山寨」得最多的國內一線品牌是康佳、海信、TCL等。同時,外資品牌里的三星、夏普、松下等是重點高仿的對象。
「山寨的品牌,比如把KONKA(康佳)變成KINT,從商標的字體或者字母上作區別,搞得很像康佳;長虹的就是把CH變成CI-I;很多老百姓不懂,就誤以為是名牌。而且,這些山寨機有價格優勢,這樣一來,對一線品牌形成的衝擊很大。」林柯告訴記者。
在林柯看來,這些「山寨」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目前商標上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廠商可鑽空子的空間大,違法成本也低。這導致山寨電視機廠商的野蠻生長。
國家已開始重拳打擊
林柯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這些山寨電視機主要通過代理商渠道被銷往全國各地。
他向記者透露稱,拼多多上爆出的山寨電視機的確是出自廣州番禺,但番禺大石街一般是地下工廠,營業執照都沒有,產品也沒有3C認證。
事實確實如此。在拼多多事件之後,廣州市番禺區市場監管局立即對大石街電視機等家電電子產品進行專項整治行動。8月20日,番禺區政府官網上發佈系列初步整治結果顯示,8月13日~17日,番禺區打假辦牽頭組織檢查相關企業130家,發現無照經營企業12家,實地查無企業4家,已關閉、搬遷企業34家,涉嫌無3C認證、商標侵權違法立案調查處理13宗。不過在廣州市花都區,存在更大一批家電山寨企業。與大石街的小作坊相比,花都區廠商的經營更加規模化,且很多都有正規的營業執照和商標認證。
「很多都有3C認證,因為這是強制性要求。很多商標,看上去就是擦邊品牌,但是都通過了國家的認證。」林柯向記者表示:
「大石街那邊沒有大規模的廠,都是四五個人的小作坊,很多組裝都是在民房。花都這邊的量更大,規模化生產。花都的工廠,原材料都是從大石那邊拿的。像液晶屏,在大石拿得多,還有佛山南海那邊也有拿。」
據他透露,花都區的雅瑤鎮是山寨家電的集中地區,其山寨工廠的生產經營模式與大石街相差不大。工廠把套料、機殼、主板、液晶屏全部買回來,「有時候三五個人就可以了,一個螺絲刀一組裝,一台機子就出來了,然後通過代理渠道,銷售到各地的家電批發市場、電器批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