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創新:是誰促使數位霸凌的到來?

SOURCE : 聯合新聞網 范疇
有兩件事你不會做,第一是裸身出門,第二是過馬路時不看車。而在虛擬的世界裡,這兩件事我們都在做。也就是說,在數位的世界裡,人都是赤身裸體的,馬路上橫衝直撞的車都是隱形的。
數位存在大過物理存在
即使你覺得現在還沒到這地步,但你的小孩的處境一定就是如此——他的數位存在,遠遠大過他的實體存在,倘若他不幸喪失了他的「數位身份」和「數位財產」,雖然他在物理上還是個活著的人,但在社會上他將不再是個「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可能還不如一隻植入了數位晶片的熊。
抓Pokemon 的損失大過FB被駭
今天我們還在耽心個人隱私的資安問題,例如電腦、手機被入侵啦,FB、Google被駭啦,其實我們正在主動送出的隱私比起被駭的部份多得多;例如,你接下來一年抓Pokemon的行為,所送給大數據收藏家的個人信息,比起你的Gmail被駭所損失的信息嚴重得多。駭客,不過是想要你的錢,你也知道他只想要你的錢,因而你會保護得很好。抓Pokemon,等於是全世界的FB用戶無時無刻不在打卡;你現在一天打幾次卡?總不會是一萬次吧?再三年,當虛擬實境VR、擴充實境AR技術成熟後,大數據公司對你的行蹤和性格的了解,應該會超過你的父母或配偶對你的了解。
你家電鍋真的是你的?
十年後,不但財產的歸屬權是數位化的,連身份、個性都是數位化的。嘿,我們不要騙我們自己,如果今天談的什麼IoT物聯網成真,你家的電鍋可能隨時被駭客啟動,那只電鍋還是你的嗎?是的,你擁有那堆鐵,但你真的擁有那堆鐵所能發揮的功能嗎?你不想過生日,但你擋不住那幾百、幾千封跟著你屁股跑的打折生日禮卷。除非你完全和數位世界隔斷,否則你不會再有做自己的機會。反過來說,如果有一種權力能夠割斷你的數位身份,你就什麼都不是。
~續詳見原文~
關鍵字:數位 資安 數位身份 IOT物聯網 隱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