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品牌:網紅的商標保衛戰

來源: 中時電子報 2019-9-15
近年影音平台風行下,大陸出現許多網路紅人,其綽號、名字更成為有龐大商機的IP(智慧財產),但也因此成為商標蟑螂的目標。
8月時,大陸影音平台bilibili中的知名影片主敬漢卿發布了一則「我被告知跟我22年的名字我不能用要我改名!我如何維權」影片,指稱有企業發函通知他,使用「敬漢卿」一名侵害該公司的註冊商標專用權,敬漢卿憤怒表示,自己居然會連名字都無法使用。
該事件引起外界以及媒體關注,之後陸續披露好幾位知名影片主、直播主等網紅都發生名字、所用名稱被其他企業註冊商標的事宜,包括電競主播「張大仙」、廚師網紅「美食作家王剛」等都難逃毒手。
搶註商標 成一門生意 微信公眾號毒眸引述業內人士指出,搶註商標已經是一門成熟、有完整產業鏈的生意,成立空殼公司註冊名人商標、再等原主贖回一事屢見不鮮,體育明星便深受其害,如「姚明」相關商標逾200個,「林書豪」相關商標也有300個。而註冊網路直播、影片網紅則是當前商標蟑螂們的新趨勢。
由於這些影片類型網紅往往都是小型團隊,甚至是個人就進行拍片工作,且出身背景很多都是小老百姓,不似知名企業、演藝明星、體育明星般背後有相關的法律顧問、律師團隊能進行事前預防、事後處理。
同時,許多網紅屬於短時間爆紅,也無法確定事業能否經營長久,而註冊商標至少也要人民幣(下同)幾百元的成本,加上註冊、甚至事後維權程序均相當繁瑣,不似商標蟑螂已熟悉相關程序,部分網紅儘管意識到商標問題,也常忽略處理,甚至商標被侵害後發現維權曠日廢時,最終也選擇不去解決...(詳細見原文)
關鍵字:#網紅 #商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