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智财观陆企急起直追 台企不应落后

SOURCE:中时电子报 黄慧雯 /综合报导 2017年03月01日
政大经营管理协会(或称政大EMBA校友会)为协助校友终生学习所举办一系列「运筹台湾 前进世界」系列讲座,日前第四场「知识产权」请来政治大学法学院暨商学院合聘教授冯震宇,以及华人创意教父包益民主讲。冯教授透过整合实务经验以及学理基础,点出不少国际企业在进军大陆的过程中,会遭遇的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议题,想必是台湾企业必要参考的指标。
冯震宇教授指出,在知识经济的引导下,知识产权跃身为新兴宠儿,不仅是现代企业最佳的竞争利器,更成为国际间共同流通的新货币或新租税。而这种情况不只存在于高科技产业,更存在文创与美学产业之中。尤其我们更应当明了,知识产权不只与企业竞争力有关,也是个人提供专业服务的基础。
过去传统的知识产权只包含商标、专利与著作权三个领域。然而因为时代变迁与进步,如今已经扩大到纳入名人肖像权、原住民创作、营业秘密、资料专属权等等。
冯教授表示,企业在发展产品的过程中,例如科技研发、文学艺术创作时,便会产生智财,然而台湾企业时常忽略、跳过登记智财的阶段,直接迈向商业化。企业应当透过取得智财,来让智财被保护,进一步才能透过管理与利用智财来生财。
他以南非土著San人利用仙人掌植物Hoodia gordonia来抑制饥饿感为例,南非Council for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CSIR)研究后发现,这是因为当中的有效成份P57所致。他们发现后还授权给英国及美国的药厂作为减肥药,一切看似很美好,但由于没有申请商标保护,药品还没通过临床检验,市面上就出现一堆Hoodia萃取物的产品,让新药功败垂成!
冯教授提到,虽然目前大陆普遍企业对于智财的概念还不深,但他们的学习曲线相当高。此外,现在大陆也有许多智财相关学院,动辄学员上看两三千人,专业人才人数一下子就能超越台湾。相对的,台湾目前智财相关科目,在法学院当中仍属选修,也并非必考科目,因此造成「不考就不念」的情况(在大陆是必修科目),两相比较之下,很清楚可以了解,在智财领域,如果台湾企业、法界再不重视,未来很快会被大陆超越。
此外,大陆地区也有不少人以从事着注册商标为生,据统计一年商标申请案就超过两百万件。因此,在商标具有属地主义的前提下,台湾企业早应该前往大陆提前申请商标保护,免得等到未来要进军大陆之时,还得从其他人手中买回应该属于你的商标。届时,赎回的价值肯定是与你的品牌知名度成正比。若有计划进军大陆,智财保护层面千万不能慢。
(中时电子报)
关键词:知识产权 IP 台湾企业 中国申请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