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趋势:3D打印再突破 人造血管可移植

联合新闻网/全球观察/国际万象/台湾醒报/李昀澔 2014.06.04
3D打印技术日新月异,连错综复杂的血管网络都能印制。美国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团队日前发表于《芯片实验室》期刊的研究,透过近来最热门的3D打印技术,以多种生物材质合成人造血管,并突破过去3D打印的血管无法具备运送养分、氧气等生理功能的瓶颈,未来将进一步验证此人造血管能否应用于人类器官移殖手术。
研究人员以俗称「洋菜胶」的琼脂为原料,利用3D打印机印制出血管基本的「骨架」模型,再将多种含有俗称「吉利丁」的明胶类水凝胶聚合物注入该模型,最后形成人造血管网络。
「俄罗斯之声」电台报导指出,除血管网络过于细密,难靠3D打印制造外,该研究真正惊人的成果,系研究人员在人造血管的内壁「制造」出一层完整的内皮细胞,突破人造血管研究领域长期的困境;血管的内皮细胞层具有过滤组织液及血液、运输荷尔蒙等蛋白质,以及在受伤时启动止血的功能。
报导说,若仅制造出「形似」血管的管状组织,却无法供给养分、氧气及移除代谢废物,仍无法用以移植。
「目前有关心脏、肺脏、肝脏等器官的3D打印技术,都有不错的发展,」计划主持人、布莱根妇女医院生物材料研究中心主任阿里卡丹赫歇尼接受《国际财经时报》访问时表示,3D打印器官尚无法用在人体移植手术的关键,就在于负责供给器官养分的血管技术尚未成熟。他指出,3D打印血管进入人体试验阶段还需要一段时间,未来也可作为新药测试的材料。
更多详情内容请至(<3D打印再突破 人造血管可移植>)
关键词:3D打印 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