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创新:当经济崩溃 创新产业是解药

Source: 联合报 童振源/柏克莱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美国柏克莱)2015-11-27
在台中的一场产业转型契机演讲中,马凯教授一上台就语出惊人指出:我看台湾经济不是悲观而已,而是崩溃!并指出,过去八年台湾产业完全没有转型,仍扮演低价代工角色。马凯估计明年经济成长降至○,有几年会负成长!他认为,台湾须置之死地,只有创新的企业可以存活。但是台湾的创新产业与企业在哪里?
创新经济便是要改变与颠覆既有的产业与企业。先进国家经济的成功经验,便是一波波创新产业发展过程,一次次颠覆既有的新兴产业与企业霸主,为经济发展提供活水。如果无法持续创新,成功者也会不断被后来的创新产业与企业颠覆,才能维持经济成长的动力。
例如,一八八○年创立的柯达,曾经占有世界摄影器材市场的四分之三,二○一三年宣告破产,便是没跟上数字相机产业商机。黑莓手机,曾是欧巴马爱不离手的通讯工具,在美市占率曾高达五十一%,但是目前只剩下一%、还可能在二○一六年下架,便是因为没有跟上智能型手机创新发展的潮流。
简单说,创新经济是为了解决人类与社会的需求。提供网络租车与共乘服务的Uber便是一个案例。
Uber创立才六年,据估现在价值已高达五百亿美元,包括谷歌、高盛及中国百度都有投资。Uber营运范围已达五十八国、三百个城市,表示这家公司的前景,受到著名国际投资者的支持,而且各国消费者对他们的创新服务有需求。
然而,创新经济活动与商业模式,不一定符合当前的法规与既有业者的利益。Uber不符合既有法规、安全查核及侵犯既得利益者,面临很多法律问题,甚至在很多国家被禁止营业。但是,美国旧金山与多个城市已经合法化这项创新营运模式,这便是美国创新经济的活力来源。
要化解台湾经济崩溃危机,迫切需要创新产业;创新产业需要创新的思维、态度、政策、法规与环境,资金与人才便自然会进来。
台湾推动创新经济,不能只是口号,最重要的是政府的改造与创新,突破保守的思维与过时的法规,主动协助创新经济的萌芽与发展,积极协助既有产业转型为创新产业。
关键词:产业转型 创新经济 创新商业模式 UBER 创新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