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创新:美国该如何保持创新领域领先地位

Source: 巨亨网新闻中心 (来源:和讯网) 2015-11-09
公司的前途只有两个:要么创新,要么倒闭。那么,美国到底是否还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国家?中国等其他国家的创新力正在一步步地蚕食美国的优势。长此以往,早晚有一天,美国会丧失其领袖地位。
事实上,有充足的证据可以说明,无论是科研还是产业,美国的创新优势仍然遥遥领先。但这并不说明美国人就可以高枕无忧。我们的问题存在于国内的专利体系、移民法律和基础研究三方面。若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美国的创新前景将令人堪忧。
以论文引用率来看,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大学仍最具竞争力。世界前二十所研究型大学中,有16所来自美国。美国公司的优势也同样明显。苹果、谷歌和微软都是其他任何国家的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在商业环境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方面,美国政府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美国若想要继续保持这种优势,就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专利认证体系
美国的专利认证体系明显不利于鼓励it产业的创新。计算器软硬件革新往往建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这给区分“创新要素”增添了难度。像苹果这样的大型跨国企业,在美国拥有25万项专利认证。就算它侵犯了某项专利权,以其雄厚的资金实力,罚款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对处于成长期的创新企业来说,任何专利官司的打击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基础性研究
虽然美国人并不缺少天赋,但科研体系却并不鼓励他们进行“基础性研究”。基础性研究往往源于兴趣,长期来看,这可为创新性发现提供基础,但短期内却难以看到研究成果。美国的基础性研究正面临缩水的窘境。
私有部门在基础性研究方面一直走在前面。谷歌和微软虽然会将一部分资金投放在基础性研究上,但管理层需要考虑股东利益。大学有开展基础性研究的最佳环境。但依赖政府资金支持的大学往往会选择风险系数较低的项目,突破性便会打折。同样为了避险,政府一般只考虑历史悠久的大学实验室,对于更有创新意识但草创不久的学校支持力度不建议
好在上述问题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首先,要改变专利系统,将it产业专利申请从传统的专利体系中剥离,单独设立更短的专利保护年限;第二,尽快修改移民申请系统中不利于高技术移民的条款;最后,联邦政府需要利用资金来纠偏商业机构获利倾向导致的基础性研发缺失的问题。而研发机构自身也要鼓励科学家勇于试错。
(本文摘编自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网站报告“the us should fix immigration and patents or kiss its innovation edge goodbye”)。
关键词:美国 创新优势 专利认证体系 移民法案 基础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