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趋势:美打贸易战 忧技术被陆超车

SOURCE:经济日报 记者翁至威 2018-11-03
美国期中选举本周登场,世界各国关注美中贸易战变化。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年昨(3)日指出,美国真正在意的是技术问题,担心技术被大陆超越,现在贸易战仍在「比气长」,情势尚未明朗。
台北大学公行系教授罗至美则建议,台湾政府应以贸易战为契机,协助产业完成升级及转型。
台北大学昨日举办美中贸易争端政治经济论坛。
台湾经济研究院院长林建甫表示,最近一年,美国总统川普越来越让世界看到,贸易战是「玩真的」,从贸易到中国制造2025,美国担心长期以来的霸权受到挑战,国际影响力下降,尤其知识产权问题受到高度关注。
刘大年表示,2017年美国自中国大陆进口产品总值约5,100亿美元,但美国真正在意的不是对中贸易逆差,而是技术被大陆超越。
刘大年指出,美中贸易战开打下来,三轮加征关税产品总值已达2,500亿美元。
尚未在关税清单中的,包括成衣、手机及笔电等三大产品,未来如果加征下去,影响太大,恐为美国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至于美中贸易战对台湾影响到底有多大?刘大年表示,台湾、大陆与美国有三角贸易关系,数据显示2016年大陆出口美国100大企业中,有36家是台商,超过大陆本土企业30家,美国企业12家,由此可见对台商的影响不得轻忽。
美中贸易战发展至今,刘大年指出,目前最关键观察点在11月6日即将登场的美国期中选举,川普在贸易战中的强势作风,是声势看涨还是提前跛脚,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焦点。
他也表示,美国人民对于川普对中国的贸易政策,事实上是支持大于反对。
罗至美表示,台商在美中贸易冲突中其实是首当其冲,确实大大冲击两岸分工体系,不过对台商而言,未必是坏事,反而是前所未有的机会。
罗至美表示,美中贸易战下,期待政府可以藉这样的外部压力,以经济战略角度思考问题,让台湾产业能够顺利完成升级与转型。
台商:把握契机 换羽重生
美中贸易冲突变化莫测,也冲击台商布局。不过,珠海台商副会长简廷在认为,「危机就是商机」,台商应把握契机,调整国际布局并跨业整合,才能「换羽重生」。
简廷在昨(3)日出席台北大学主办的美中贸易争端政治经济论坛时表示,面对国际贸易冲突,企业应要逆向思考,促进产业变革、提升,「改变思维,自然就有机会」。
他强调,台商应做好国际布局,而不是单纯迁厂,跨业整合也越来越重要,产业横向连结,将会带来更多商机,是台商可努力尝试的突破口。
台北大学公行系教授罗至美也指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台湾错过那次产业转型机会,但韩国把握住了,因此十年之后,三星、LG成为世界品牌级企业;到了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台湾仍然没有把握住机会,中国大陆却在此时崛起。
罗至美表示,台湾20年前就在讲产业转型升级,但到现在仍没有真正成功,政府应把握美中贸易战契机,让产业真正转型为A级企业。
关键词:美中贸易战 工业技术 知识产权 台湾企业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