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小米侵权案冲击 股价趴地

来源: 经济日报 蔡敏姿 2018.10.09
小米受到专利侵权案冲击,股价昨(8)日收在港币13.58元,大跌4.9%,再创上市以来新低,比今年7月发行价港币17元,跌逾20%。
AI财经社报导,小米昨收盘市值仅剩港币3,066亿元,相较此前最高市值港币4,726亿元,小米市值已经缩水港币1,660亿元(约新台币6,564亿元)。
小米日前在美国因为自拍杆涉嫌侵权成为被告。起诉方Deraltech称,小米在美国销售的自拍杆,侵犯其专利。9月24日,Deraltech在美国纽约南区联邦地方法院起诉小米公司侵犯其专利。
小米7月9日在香港上市,小米创始人雷军曾承诺,「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如今,相比发行价小米跌超过两成,尽管上市后,上半年财报亮眼,但小米距离雷军承诺的股价翻倍,似乎还有一大段距离。
第一财经报导,市场一直争议小米到底该按照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企业的标准来估值。另外,智能手机的成长高峰期已经过去,2018年全球出货量的下滑已经是必然趋势,小米所倚重的重要市场之一,印度等新兴市场货币汇率大幅下滑。
小米近期持续大跌,让不少卖方机构跌破眼镜,上市后股价一路下滑。市场人士认为,资金面上,香港市场的科技股上市潮分流资金,而且小米尚未列入港股通范围,缺少大陆资金接盘,都诱发小米大跌。
此前,包括德意志银行、麦格里资本、光大证券、西南证券等研究机构,似乎都相信雷军「翻倍」的说法,上市以来发布报告均给予小米「增持」或者「买入」的评级,目标价从港币19.6元到30.3元不等,目前股价跟这些机构预测相距甚远。
分析认为,美国连番升息后,其实海外流动性收紧,美团点评等一批新经济科技股都将先后登陆港股市场,对本来资金就不充裕的市场产生分流,让新经济的互联网企业股价下滑;另一方面,大陆资金无法到香港接盘小米等「同股不同权」企业,也对股价产生压力。
关键词:#小米 #侵权 #股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