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创新:从无人汽车到换头术

2015年 09月 12日 00:00 香港商报
当中国经济下行之时,全世界都为之焦虑,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此被推举到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新引擎」的战略高度。而今这种「万众创新」的期待,不再是一个口号,一个概念,心动早已变成了行动。
纸饼已变蛋糕
昨日,内地媒体的两条消息蛮吸引人的眼球,第一条是无人驾驶汽车将大量在上海行驶,能感知行人,三年内投两千辆。无人驾驶汽车的新技术多国都在研推,但如此两千辆以上规模应用,在世界上似乎还将是首次,上海政企无疑在该项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上,抢占了先机;而另外一条则是意大利医生卡纳维罗在中国东北举行的「科学前沿」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与中国的任晓平医生组成实施「换头」手术的医疗团队。他说:「中国医疗团队不仅有杰出的组织能力还有丰富的团队作战能力,而哈尔滨医科大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任晓平教授是全世界唯一能领导这个项目的人。」不管最终成败如何,中国教授的创新挑战精神,值得肯定。
一项技术创新,或催生一个全新的产业,中国深圳的无人机产业应用,引领世界,已是一个最新的成功案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伊始,许多人担心这也许是画在纸上的饼,好看吃不上,而今从上海大规模推动无人汽车到中国教授换头术,我们几乎每天都能接受到这样的各行各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据悉早在2011年中国专利申请量,已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万众创新」已经是可以吃的蛋糕,且这个蛋糕还在迅速增长之中。
包容和理解最可贵
技术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历史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始终是和创新联系在一起的。但技术创新也包含着挫折、成功与失败。其实,技术创新有很高的失败率。有人做过调查,60%的创新项目通过研发获得了技术上的成功,只有30%的项目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而最终仅有12%的项目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一个文明而健全的社会应该理解宽容创新的挫折和失败。创新成功了,我们要送予祝贺的鲜花;创新挫折了,我们要给予鼓励的掌声;让创新者鼓足信心和勇气,坚持跑完最后一公里艰巨的路程,让挫折激励和改善创新方法,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不要只会质疑换头术者是「疯子」,不要责骂大规模研推无人汽车是乱烧钱,每一个人都学会做技术创新的促进者,这已经不是一个经济课题。
关键词:中国创新 技术创新 创新科技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