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瞄准黑名单!中国整顿电商 祭惩戒措施

SOURCE:世界日报 记者 杜宗熹╱综合报导 2018-05-21
中国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对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严厉打击整治电子商务领域的违法失信行为,鼓励在已有的、包含限制新设立账户等13项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并制定新的联合惩戒措施。
中国电商产业规模快速成长,但也出现网络购物纠纷及侵犯智财权等仿冒问题,可能破坏产业秩序,影响电商产业发展,迫使官方出手以电商「黑名单」的方式来整顿。
中新社报导,该通知指出,各地区要根据文件要求,广泛开展电子商务领域失信联合惩戒,一是加大信用和信息公开力度,充分发挥「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用,推动电子商务平台基本信息、信用信息及重大事件信息披露。
此外,还要加大对失信者的惩戒力度。各地方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地方电子商务失信认定标准,并将认定后的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纳入联合惩戒。相关部门已有失信企业认定标准者,按其规定执行。并严厉打击整治电子商务领域违法失信行为,鼓励在已有的限制新设立账户等13项联合惩戒措施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制定联合惩戒措施。
通知要求,对被列入「黑名单」的失信者,必须于三个月整顿和改善到位,其中,对列入「黑名单」的失信被执行人、侵犯知识产权、网络购物合约相关的纠纷失信行为,官方将督促其全面履行法定义务、或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再按有关规定提请法院,将其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删除。
中国中央相关单位将督促省级「反炒信」联盟,或有关电子商务类企业按照要求,实施限制会员加入、降低信用等级、屏蔽或关闭店铺、封锁账号和账户、公开曝光等惩戒措施,将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以及重点关注名单失信者在地方信用网站公布,将各城市政府实施电子商务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城市信用监测评估指标,根据专项治理工作的成效,酌情加减分。
关键词:中国 电商 仿冒 电子商务 侵犯知识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