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创新:FinTech来袭,老服务展新样貌

SOURCE:富联网 / (工商时报─朱汉仑 ) 2018/02/21
近两年金融科技已成为金融界必修的「显学」,而金融科技对金融圈的影响,除了让金融业透过金融科技来扩大客群,透过金融服务为传统的金融服务加值,让存在已久的存款、汇款、转账等老服务能展现新面貌,则是金融科技重新形塑传统金融业的一大亮点。
金融业过去主要提供存款、理财、外汇、信托、融资、金流代收付等功能服务,而科技信息终究只是工具,唯有整合两者并运用得宜,才能发挥效果,这也是国内金融业者在运用金融科技时的最大期许。
在支付服务方面,近来以台湾行动支付公司和财金公司所共同推出的台湾Pay,偕多家公、民营银行共同推出的QR Code扫码支付,表现最为亮眼,而且明年的战场,将进而延伸到iOS系统,亦即iPhone市场,也令人期待这项金融科技对整个金融支付系统后续所发挥的影响力,且除了支付之外,包括缴费、缴税,未来都可「一机在手」完成,金管会也期待,能透过这项技术的开发,快速提高台湾「非现金」支付的比重。
台湾行动支付指出,最快2018年4月起,所有型号的手机,不论是Android系统或是iOS系统,均可下载「台湾Pay twallet+」App,新增「金融卡」,以「感应付款」或「扫码付款」进行「购物」,另有「转账」、「缴费」、「缴税」等功能,让没有「信用卡」的年轻人、学生等族群,也能透过「台湾Pay」加入行动支付的行列,交易直接从「存款帐户」扣款,不用担心花费超支。
「台湾Pay金融卡」目前有土银、合库、一银、华南、彰银、上海、兆丰与新光等10家金融机构上线,预估2018年底将累积达20家。除金融卡外,「台湾Pay twallet+」也将支持信用卡的感应付款,将实体信用卡以「拍照」或「手动输入卡号」方式下载,可在设有「感应式刷卡机」商家消费,估计全台有14万家商店可供使用。
台湾PAY的战场也延伸到「买汇」,其中汇银龙头兆丰银开国银之先,首度推出QR Code「扫码」买汇。兆丰银主管指出,内部统计显示,在线结汇服务,包括在线购买外币现钞、旅支、兑换小额现钞等相关交易量近5年急增2.3倍,可见在线交易的热度大幅提高,而「扫码」买汇服务的新开发,等于是将在线结汇「晋级」到行动支付,也是兆丰银在外币业务的再度「创新」。
金融科技风潮愈来愈炽盛,另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金融业的「专利」意识抬头,多家行库也竞拚金融科技专利。
连一向予外界老派印象的龙头银行台银,在金融科技专利上态度积极的程度,也不逊于其他银行。据了解,台银目前已递件申请23件金融科技专利,而在金融科技上,台银也特别提出「随身pay」的新产品,让客户能直接从网银来行动支付,这也是吕桔诚领军台银在FinTech上所发挥的创意。
2017年台银大举提出23项金融科技专利申请,董事长吕桔诚更是亲上第一线操刀,亲自和电金信息等部门讨论、决定,经过半年多努力,台银集中火力,从2017年5~8月三个月间,大举提出超过20项专利申请,其中台银最受外界瞩目的「黄金」业务,台银已在2017年7月对于黄金交易系统相关领域提出6项专利申请,包括网络银行系统、金融服务系统、语音取号系统、智能银行柜台交易服务系统等4项专利,且已审核通过。
土地银行已通过2项金融专利,其中包括不动产逆向抵押贷款利息全数挂帐帐务管理系统。第一银行2016年获得核准的金融科技专利则超过20件。
另一个渐成金融业共同趋势是对金融科技公司的转投资,特别是金管会放行之后,多家行库也开始对此积极评估,例如,一银与国内知名流通业解决方案系统厂商「宏志科技公司」,共同成立「腾云科技服务公司」,一银持股40%,未来举凡新兴支付、云端科技、整合支付平台与O2O虚实整合领域,都为合作重点。
若以目前各大行库对金融科技所作的努力来看,除上述面向,在人才培育上积极招募优秀数字人才,及大数据、云端科技、行动支付、生物辨识及机器学习等面向,均受高度重视,而且为此相继成立所谓的「数字体验分行」,其中,在2017年10月迁入新中仑总部大楼的合库银行,一并亮相首家「数字体验服务分行」。
关键词:金融科技 富联网 QR Code Fin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