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创新:创新名词一箩筐 金融业头大

SOURCE:工商时报 陈碧芬 /2018年02月04日
如果还有人问起「FinTech是卖什么膏药?」,那近期市场上一波波出现的RegTech、LegalTech、SupTech可能早就让人昏死。基于科技的广泛应用,快速发送/接收现金和无边界的信息,消费者乐于拥有最大便利,却成了金融业者和监管单位最不放心的潜在风险,特别是擅于钻漏洞的洗钱份子。
就英文字意上来看,已十分确立地位的FinTech,是集合所有的最大统称,随着需求的演变,接着出现RegTech,用于规范金融服务当中的合规、法遵作业;LegalTech的重点则是法律,把过往如投资争议可由律师助理协助的法律确认,现在可交给AI(人工智能)系统提高效率。而面对科技环绕的市场,代表官方角色的监管机构更需要科技协助,SupTech正好能展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功效。
金管会副主委郑贞茂认为,FintTech的核心意义在于普惠金融,可是许多传统金融思维和作法已面临金融创新的挑战。金融业主管说,科技带来金融便利,其实也增添了各式各样保护、监管、框架、揭露、授权许可等「帽子」,像RegTech等诸多新名词,在今年有APG实地评鉴的压力,大家不敢对它们「装不懂」,除了内部持续提拨预算、挹注人力,也要求企业客户要一起做,包括成立委员会、引进系统、增设人力等等,搞得大家人仰马翻。
勤业众信风险咨询执行副总经理曾韵指出,就商业立场而言,透过AI人工智能结合的机器人深度学习(RPA)的辅助,能大量降低业界重复繁琐的作业和大量耗费的时间,唯有透过与科技的跨界合作,才能为业者准备迎战大数据时代。
IBM合作厂商Promontory Asia总经理兼执行长麦可‧道森(Michael Dawson)指出,其实新名词一再出现,或是基于创新,或是大环境变化快速,如「RegTech」还无法满足真正的痛点,于是有为监理机构服务的SupTech就补上,除了要便利各国监管机关自我了解监理制度的特色,也能提供金融机构在进行跨境拓展时的前置法规研究。
金融主管分析,创新名词的快速翻新,反映各领域市场与金融之间的需求互动愈来愈活跃,这是良性的循环,就算现在业者一个头两个大,「认识它,接受它」是必要的!
(工商时报)
关键词:创新 FinTech RegTech LegalTech 金融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