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创新:2017年度最有影响力的并购事件盘点:国内抢市场,国外抢专利

SOURCE:中国新闻 大陆信息 2017/12/20
2017年最挑动人们神经的一笔收购可能是博通对高通近万亿人民币的天价收购要约。吃瓜群众一边对高通为什么还会被收购感到疑惑,一遍又对高通嫌钱少暗暗咋舌。
科技圈就是这么不讲道理,收购都是按「亿美元」为单位计,却往往还明争暗抢,怕这些钱花不出去。不过有趣的是,2017年最最大宗的收购往往都在年初或者年末,比如开年有英特尔150亿美元收购Mobileye,沃达丰230亿美元合并印度运营商Idea,融创收购乐视的大戏也在年初1月上演,而年末高通与博通的收购之战也是峰回路转。
每一场收购背后都有可以写成一本小说的商业纷争。在这一年生活服务类的O2O勾连上了新零售和线下渠道大发展的背景,从年初的阿里收购大麦网,一路蔓延至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猫眼微影合体,再到年末阿里和腾讯相继布局线下零售业,高鑫零售、永辉超市不断登上头条,你争我夺,丝毫不愿让步。
收购已经成为科技巨头们的工具。谷歌忙于AI初创公司的收购,顺手买走HTC的硬研团队,思科年初连买两家公司推动业务拓展,同样忙于收购的还有苹果、微软、不过与国内不同的是,这些公司更关心技术团队的收编、专利壁垒的建立,反倒对市场没有那么敏感。倒是国内的联想、海信分别收购了富士通的PC业务和东芝的电视业务,被人质疑是「收破烂」还是「捡便宜」。
这或许是国内国外今年专利收购最大的不同,国内的并购热心于市场布局,而国外似乎买了一堆看不清道不明的技术型公司,可能从他们的战略眼光来看,抢占专利和技术,或许就抢占了未来的入口。
~详细见内文~
关键词:并购 购买 抢专利 抢市场 未来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