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品牌:山寨黑文化侵权 陆加大打击力度
SOURCE:中时电子报/旺报
无论是吃的老干妈,还是看的《朗读者》,都深受侵权所苦。大陆互联网侵权、商标假冒、不实宣传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有关单位祭出罚则,将重点整治日益猖狂的侵权问题。而侵权和被侵权的辨别关键是「外观」、「读音」、「含意」。
大陆侵权问题多,如贵州「老干妈」与福建「老大妈」的商标争夺战,历时4年的商标权属官司,终于在2016年尘埃落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认为,福建省南安市阿庆嫂食品公司申请注册的老大妈商标模仿侵权属实,还给正牌老干妈品牌公道与正义。
不仅商标假冒,连电视节目也饱受威胁。大陆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屡遭网络侵权,在手机平台上可以看到名为《朗读者》的非授权APP,使得央视在微博上抨击侵权并将依法起诉。对此,大陆网友纷纷力挺,「侵权的全部都该起诉,不能让辛苦打造的国民综艺,让不肖分子糟蹋。」
对于日渐恶化的侵权、假冒问题,大陆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厅决定增加打击侵权的力度,着重在侵权假冒、销售量灌水、信用商誉作假、不实宣传等违法行为,并加重对网络、油品、医药品、保健食品、知识产权的监管。
针对辨别商标是否为侵权的议题上,专家表示,山寨黑文化太成熟,现今的侵权商标,相似度极高,容易造成消费者误认或混淆,在商标的辨识上应考虑到「外观」、「读音」、「含意」等因素。因为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视觉组合、发音及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含义,最容易混淆消费者在视觉与听觉上的认知。
(旺报)